农业“标准地”改革的“婺城模式”
民生周刊
“对于种植盆栽苗和多年生苗的土地,我们将对出售一批苗和收回一块地的土地实行逐步收储机制。”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江塘镇党委委员吴浩源表示,根据生产力布局规划,江塘镇钱园村的苗圃地将于明年3月收回,统一用于粮食种植。五年后,村里的土地将基本按计划规模种植。
吴浩源所说的是目前正在吴城区推进的农业标准改革的具体项目。该村有1515亩土地,目前农民自愿将1240亩土地转让给该村。“退耕还林后,发展特色农业,统一种植富硒农产品。农民的收入将会大大增加。"
今年5月以来,武城区开始了农业标准改革,以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粗放、比较效益低、弃地、非农化和非粮食化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规范完成16个招商项目,总投资9873万元。
农业标准的定义
什么是农业标准土地?武城区是指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符合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相关控制指标要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市区耕地、园地和林地吴城农业和农村局局长郭子君说。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土地农业生产控制的要求,武城区将标准土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是粮食作物;第二类是永久性基本农田,主要种植一年生作物和多年生草本作物;第三类是一般农田、园地和林地,主要种植一年生作物和多年生作物。
郭子君介绍,在金华市婺城区农业标准土地改革中,根据一、二、三次生产一体化的要求,耕地、园地和林地同时纳入农业标准土地的界定范围,充分利用园地、林地和一般耕地,为标准土地企业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和设施用地保障。同时,农业标准的定义中还包括7项控制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指数、土地产出率、休闲观光指数、安全清洁生产、土地流转面积年龄、驾驶效益和风险保护”。
吴城区副区长赵燕华告诉记者,今年是吴城区实施“两个城市战略”的第一年,即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经济创新型城市和高质量的美好生活幸福型城市。这也是加快“华满武城”建设创新和推进的一年。农业标准改革全面有序地进行,为武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金华市婺城区江塘镇农业标准航拍
生产力布局规划领先
郭子君认为,农业标准地改革可以解决“谁来种地”、“种什么样的土地”的问题,也为土地流转过程提供了一个起点。他说,通过以标准土地的形式邀请外国投资,“专业人士可以做专业的事情”。政府易于监督,确保食品生产,确保绿色健康农产品的生产。
谈到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赵燕华认为,首先,土地流转率不高,破碎化严重,土地产出率不够高。第二,企业实体与农民签订点对点协议,土地流转关系不够稳定,企业实体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影响长期发展。第三,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收入的有效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特别是婺城所在的金华,作为种苗之乡,非粮食生产问题相对突出。种苗种植者与粮食和农业之间的土地纠纷现象抬高了土地流转价格,也导致粮食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赵燕华说,“因此,我们引入了生产力布局规划,并领导了标准改革。”
根据现有农业种植条件、产业基础、土壤肥力条件、土地类型、水资源和保护要求,武城区邀请专家对全区土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重新定位武城农业发展,编制《武城区农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实现农业用地法规的整合,为农业标准的招商定位提供重要依据。"根据计划,我们选择合适的商业实体进行投资."赵燕华说道。
通过生产力布局和土地流转的规划和引导,武城区正在逐步解决粮食功能区的非粮现象,使该区特色产业更加集中,形成“一镇一品”的格局。
马竹镇是山茶花的故乡。乡镇负责人陈波说:“目前,已邀请1400亩土地投资于乡镇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实施的两个项目,以转让农业标准土地。”他认为标准土地改革的最大优势是土地效益最大化。
改革已经取得成果。
我们如何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果?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这是武城区决策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建立了一个国有平台,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模式。"赵燕华说,吴城区乡镇两级都成立了国有农业发展公司,全面建立了农民向村转移、村向国有农业发展公司转移、农业发展公司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制度,为农业规范招商创造了条件。
为了保证整个地区土地出让价格的平衡,武城区根据生产力的分布情况制定了土地出让价格的区域指导价。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流转成本,增加标准土地储备,全区结合生产力布局,开展了土地预流转、粮食功能区土地流转补贴等试点项目,并探索建立粮食功能区种苗培育退出机制。
除政策保障外,武城区财政每年拨款3000万元,对土地流转、农业投资促进、标准区基础设施投资、农业标准区实施“三产品一标准”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政府通过投资农村集体基础设施支持产业发展项目,不断增加农村集体资产收入。
“农业标准经过综合评价,实行奖惩退出机制。对严重违反投资建设协议,拒不改正的,责令退出。”赵燕华表示,为了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吴城区还建立了土地风险保障体系。“我们与人寿保险合作推出土地转让绩效保证保险,以降低农民土地转让风险。"
从今年开始;整个武城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增加38772.74亩;79项,面积17582.175亩,初步确定为库存农业标准。新增农业标准用地项目16个,面积9233.09亩。
从生产力布局到土地流转、规范投资促进、风险保护机制建立和产业政策支持,武城区农业标准改革体系基本形成赵燕华表示,“从2020年起,将邀请全地区所有符合认定标准的新农业项目进行标准投资。两年内将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高到1万亩以上;五年内,农业生产力将得到优化,耕地面积将超过10万亩。”
上一篇:先睹为快,西单文化广场6000平方米“小森林”亮相在即下一篇:四川首个5G办税服务厅落户天府新区 搭起纳税服务“快车道”
本频道48小时排行
- 隆盛科技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1891万-2109万 合并无
- 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 每经22点 | 今年楼市“金九银十”几乎可以确定落空;车市整
- 通讯:承受制裁重压 伊朗民生益艰
- 19年建造师考试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比超押题重要多了,收藏打印
- 骑行20公里,高栏港区举办百人骑行巡游活动
- 为什么会选他做中英防务交接中方指挥官?他自信地说“我是唯一的
- 爱牙日将至 如何正确刷牙省口腔医院牙医生来告诉你真相
- 腾讯安全专家披露校园非法网贷隐藏套路
- 卢旺达迎来新一批中国援卢医疗队
- 团伙专向老人兜售假冒“西藏雪参”中秋返乡过节被一举抓获
- 如今方言式微,需要保护与传承,但也不宜让其走进语文课堂
- 库尔德人有救了:俄罗斯要设立禁飞区 就在叙利亚和土耳其边境
- 663幅作品PK!这张图片夺英德最美茶园大赛桂冠